|
|||
|
香港股市现值正常的技术调整阶段,一方面,中国政策的不明朗性以及人行和银监提高贷款资素的措施,令中港两地的资金流动性缩减;另一方面,自从七月份美国经济数据显示当地经济从谷底回稳,而当时美股估值相对中港股市较低,增加资金回流美股意欲,令流入港股资金减少,从而影响港股在消化高位套现沽盘的承接力。more>> |
||
|
|||
|
诚如早前我们指出港股步入八月以後,已由今年三月至七月资金流主导的模式逐步转至主要由经济增长及企业获利基础驱动的正常化阶段。自去年九月欧美金融海啸爆发後,各地主要央行皆实施积极宽松货币政策,包括把利率降低至似有若无的水准,并为金融体系大量注资,待金融体系参与者的信心及情绪陆续稳定下来後,市场上充裕的低成本流动资金,便首先持续流进以中国经济概念为主的投资市场及新兴市场,香港股市自然受惠。more>> |
||
|
|||
|
现阶段,港股处於技术整固期,从基本面看,中美经济数据表现特别是前者,大致上反映经济运行如常而合乎市场预期,如中国采购经理指数由七月份的53.3上升至54点反映当地制造业持续扩张(已是连续第六个月高於50的扩张分水岭)。more>> |
||
|
|||
|
欧美国经济数据持续支持资金回流当地股市,对具欧美概念的港股有正面影响,如利丰(494.HK)、创科实业(669.HK)、德昌电机(179.HK)以及思捷环球(330.HK),不过,投资者必须留意欧美经济纵使呈现好转,但当地实际消费力并未显着转强。more>> |
||
|
|||
|
截止8月24日,三个月美港拆息差已由7月31日的0.26188收窄至0.16974,这是反映资金流入港元体系减少的其中一项徵象。由於恒指六个月内已累积86.8%升幅,另估值不便宜,流入港股资金减少,意味承担短期获利卖压的力量下降,若流入港元体系的资金持续减少,预期港股未来一至两周仍处於调整阶段的机率颇高。more>> |
||